新闻中心

杭州市肾脏病医院名医团队——国医大师王永钧:大医精诚融贯中西,六十载诠释“医”无止境
发布时间:2023-03-16    浏览量:344

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,提升肾脏疾病学科建设与诊疗水平,推动肾脏疾病学科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,在经历了前期紧密筹备后,杭州市中医院-杭州市肾脏病医院将在近期正式投入运行。肾脏病医院的运行是我院“三名”建设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,在此我们特推出肾脏病医院名医团队专栏,为大家介绍各位专家的医术和擅长。届时肾病医院运行后还会有更多的服务和活动反馈大众,敬请期待和关注。

2022720日,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《第四届“国医大师”名单》,我院肾内科王永钧教授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、杭州市首位中医专家,荣膺本届“国医大师”称号。

从一名杭州弄堂里的懵懂少年,到一名财税局公务员,再到因疾病缠身而毅然踏上学医之路的医者,王永钧从学徒做起,到博采众长,与时俱进,吸纳现代医学之长为中医所用,成长为我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事业的创始人之一……变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对中医药事业的热忱。


直到现在,88岁高龄的王老仍坚持在临床一线,每周要看五个半天门诊,他带领团队参与研究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先河;他创建了浙江首个中医肾脏病专科,被誉为肾内科的“黄埔军校”,培养出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数十位肾病学科的领军人物……在2021年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上,王永钧获得了浙江省委、省政府颁发的“医师终身成就奖”。


赤子之心:“医生不仅是职业,更是事业”

为什么选择做一个医生?或许每个医生的答案都不尽相同。但王永钧的答案一定颇为特殊:源自于自身的一场大病。

18岁时,他得了肾病综合征,看了3年多,跑遍多家医院束手无策。后来经过一位民间中医的中草药治疗,王永钧竟然痊愈了。从开始对自身疾病的不可预知,到治疗过程中的灰心绝望,是中医让他重燃了对生命的希望。他切身感受到了疾病的可憎以及医药之事的功莫大焉。于是,他毅然辞去了财税局的工作,改行学医。


虽然目标确定了,但是成为真正的医生,道路何其艰难。王永钧开始自学中医著作,背诵《药性赋》《汤头歌诀》,研读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等各家著作。继而,他先后拜师于王显庭、俞尚德、张硕甫等7位知名老中医,又考入浙江省医学院(今浙江大学医学院),并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,打下了扎实的中、西医学基础。

“因为我自己生过病,有过因病而四处求医的经历,所以对病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。”王永钧说。


有时王永钧会碰到门诊患者因为带的钱不够而不能及时配药回家,那些家在外地的患者要再来一趟,多一笔路费,他便拿出自己的钱,帮患者补上;有时患者病了多年,对治疗没有信心,影响病情的稳定和康复,王永钧便耐心地加以鼓励,年轻的患者亲切地称呼他为“王爷爷”……

王永钧常说,作为一个医生,是需要一点信仰的。它不是一门简单的职业,而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事业。

中西融合:“真正好的中医最好懂点西医”

中西医之辩由来已久。有些人认为,中医是国医,西医是洋医;或者认为,西医是新医,中医是旧医。但王永钧不赞成这两种称法:“中医,西医,共同的敌人都是疾病。西为中用,古为今用,只要对病人好,就应该学习借鉴,融会贯通。”

“西医的手段不仅要用,而且要用得行云流水、炉火纯青。”王永钧说,他去学西医的时候,还有些老中医开玩笑,说他是“中医的叛徒”,但他心里却明亮得很:良医没有门户之见,学西医,并非改投门户,而是“师夷长技”,取长补短。


按照传统的中医诊疗,治疗肾病主要依靠的还是中医的“肉眼”,但当时的西医已经拥有了光学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和工具。王永钧就和同事们大胆尝试,在中医肾脏病领域率先开展肾穿刺技术,依靠光学显微镜、免疫荧光、电子显微镜,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。这直接为肾脏的肾虚、瘀血、风湿等证候提供中医微观辨证的直观依据。

1986年,王永钧调入我院,创建了浙江首个中医肾脏病专科,除了开展肾脏穿刺技术外,他还带领团队开创了国内中医院多项第一:第一个建立肾病实验研究室,第一个开展系统的透析疗法,第一个开展肾穿刺活检技术……在他的引领下,我院肾病学科发展壮大,医教研并进,在2021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学科影响力全国排名第一。


言传身教:科室被誉为肾内科的“黄埔军校”

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中医药振兴的关键。王老还记得他刚调入我院时,科室除了他之外只有2名医生、1名护士。经过30多年的发展,我院肾内科现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、教、研队伍。它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、硕士培养点,科内博士、硕士人员占到了总数的80%,被誉为肾内科的“黄埔军校”,许多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都是王永钧的弟子。


从医65年,王永钧先后培养出5位肾病专/学科带头人,4位国家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指导老师,5位浙江省名中医,12位杭州市名中医。他曾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导和博导,培养博士8名、硕士21名,培养继承人6名。这些人中,多人分别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特殊贡献奖,中国中西医结合青年贡献奖,全国百名杰出中医等荣誉。

在王永钧身上,我们不仅看到“老中医”孜孜不倦、治病救人的一生,更看到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,和其背后承载着的“中国精神”,这种精神不断推动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健康中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